话剧《铁流东进》首演:新四军铁军群像热血呈现

来源:作者:闪耀日志时间:2025-05-12 12:55:54

人民文学奖作品改编,赓续红色血脉

4月7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的新创话剧《铁流东进》在北京召开发布会。该剧将作为第七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开幕大戏于4月13日-4月17日在国家话剧院剧场上演。

《铁流东进》演出海报

话剧《铁流东进》根据人民文学奖得主季宇的中篇小说《最后的电波》改编,讲述了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爷爷突然宣布”我是烈士”,孙子通过观察逐渐揭开他的身份之谜——1941年,皖中独立师第三团东进受阻,被日寇围困在白马山,急需通过电台与上级联系。

“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才看到希望。”

主创团队与原作者多次沟通交流,在小说基础上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实地采风走访,让剧中人物更加丰满立体。编剧查文白数易其稿,力求最精准的舞台表达,”剧中的一些台词来源于真实的烈士遗言,例如’生无臭,死无闻,足矣’,英勇的烈士们不该默默无闻。”

“全男班”汇聚铁流,塑造英雄群像

演员侯岩松

《铁流东进》是一部没有女性角色的”全男班”硬汉戏,编剧查文白表示:”当30位男演员在舞台上汇成一条奔腾的铁流,势不可挡向着目标前进,这诗意的一幕,就是戏剧的高潮。”

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侯岩松与资深演员田征共同饰演发报员李安本,为角色增加看点。田征强调要用真实的表演打动观众,”大家共同构成了铁军的群像,任何单独的个体都无法展现这样磅礴的气魄。”

“意象山”堪为舞美创新,传递对先烈的敬仰

排练照

舞美设计张武将白色积木块搬上舞台,排列成摩斯电码符号组成”意象山”。导演查文浩介绍:”观众可以跟随剧情发展,将它视作白马山战壕、主角混沌的大脑或烈士纪念碑。”

“这个节奏是白马山战士的希望,也是全体演员对先烈的敬仰。”

话剧《铁流东进》创排于新冠疫情期间,经历多次暂停再重启。青年演员们不畏辛苦,力争在舞台上表现出当代年轻演员蓬勃的朝气。全体主创希望该剧”能够打动观众内心,引发共鸣,为英雄树碑立传”。

上一篇: 返回列表

网站备案:滇ICP备2023003446号-72Copyright @ 卡娜星潮,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