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娜星潮
每日热娱速递卡娜星潮
每日热娱速递从以搪胶、树脂等材质为主的潮玩,到由饭圈“出圈”的棉花娃娃,“个性经济”与“粉丝经济”催生的两大小众却潜力无限的玩具/玩偶市场,正在成为资本探索的新焦点。而由此衍生的以纺织材料制作的适用于潮玩/棉花娃娃的服装、配饰市场,也呈现不容小觑的趋势。
“娃衣”市场知多少?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从1990年左右在中国香港和日本发源,到21世纪初期在中国内地传播,再到如今的全民潮玩新时代,互联网推动的大娱乐化社会背景下,潮玩市场规模及影响力不断扩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潮流玩具市场规模2015年仅为63亿元,2019年已经增长至207亿元,2015年-2019年复合增长率达34.6%,预期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63亿元。
除了主体的PVC、搪胶、树脂、黏土等材质外,用于体现潮玩造型的服装不乏纺织材质,从潮玩自带服装,到搭配或单独售卖的变装、换装套装,是激发玩家、尤其是女性玩家兴趣的一大利器。
一件或一套适合潮玩的服装、配饰,淘宝上搜索几元、十几元起的有,高端工作室上万的定制款也有,款式多样丰富,对热衷换装的玩家,或已经集齐系列潮玩、购买欲依旧蠢蠢欲动的玩家而言,都是不小的诱惑。
粉丝经济爆发出越来越巨大的影响力,2018年棉花娃娃在国内掀起了不小的风潮,并呈现“破圈”趋势,棉花娃娃与“娃衣”也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与娃娃相匹配的娃衣利润空间更高,且预测市场规模更大。娃友们养一只娃娃买几套甚至几十、上百套衣服并不稀奇。一套娃衣的材料、用工成本或许仅一二十元,但价格却可能超过裸娃,利润率也远远高于传统服装行业。
如同小众设计师品牌发展初期面临的相同问题,用料少、面料起订量低、且对面料品质、样式及做工有着高要求的娃衣,也急需寻求更为高性价比、服务更为到位的稳定面料供应商及生产供应链。
(图片和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